close

因為這幾天就可以將暑假一開始時,參加陶藝研習所完成的作品領回來了,因此趕緊先把第二、三天的研習課程分享完。

課程三:陶版成形(作品:花器)
第二天上午的課程安排的是陶版成形。這次的研習有限定每個人燒三個作品,再加上四年前參加同樣課程時,就已經做過陶版成形的作品,所以我就放棄了做陶版作品,把時間拿來做第一天尚未完成的土條作品(像鞋子的那一個)。陶版成型是將陶土壓成片狀之後,再片片相接,組合成你所想要的形狀。而上方的兩個花器,就是我2003年的作品。


在做陶版作品之前,老師要我們先利用一些時間,將前一天的小陶罐切割出蓋子的部分。因為我所拿到的切割刀刀刃太厚了,造成蓋子與罐體之間的縫細太大,讓我覺得作品變的很粗糙,希望上釉之後會好一點。另外,前一天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那就是毛毛蟲的觸角在蓋子完成之後,不小心還是碰到斷掉了一根,最後乾脆另一根也把它去掉。所以最後的毛毛蟲是沒有觸角的:P。


課程四:瓷刻與彩繪
第二天下午的瓷刻與彩繪,是研習學校劉校長目前專心致力研究與推廣的部分。瓷刻是在已上釉的胚體上用篆刻刀刻出書法字體來,而彩繪則是利用特別的彩繪釉料在素胚上畫出你所想要的圖案。我們可以依自己的興趣選擇做瓷刻或彩繪。上方即是劉校長提供給我們欣賞的作品。


在學員們動手做之前,劉校長還親自示範瓷刻的技巧。看校長好似很輕鬆的就刻完一個作品,其實如果沒有深厚的書法底子是無法刻如此美麗的作品。四年前的課程沒有彩繪,所以我就跟著刻了一個慘不忍睹的作品,這回直接放棄,我選擇彩繪。


選了一個覺得比較可愛的大肚素胚,選好之後就開始傷腦筋要畫些什麼東西了。實在不想畫像前面作品上那樣的國畫類圖案,所以我就又搞怪的畫了裝可愛的圖案,反正是自己的作品嘛!當然要畫自己喜歡的才會覺得快樂:)。用鉛筆先打完草稿,接著將釉料調出喜歡的顏色,再用水彩筆畫到素胚上。我畫了捲捲的藤類與喜歡的小鳥,在白色為底的瓶體上使用較為活潑的色彩,希望做出一個比較有童趣的作品。

第二天的課程時間就在我畫完這個作品後結束了。其實第三天下午,我又利用時間為這個作品加了一些圖案,讓上面的圖案變成是有故事性的,成果就等拿到作品後再分享囉!

------------------------------我是第三天的分隔線------------------------------


課程五:手拉胚
第三天上午的課程是手拉胚,老師為我們示範在轆轤上定中心、開孔、修底部、然後越拉越高越拉越高........。看來好像也是很簡單,但是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是無法拉的像老師那麼高的。光是要那一坨泥團在手裡乖乖聽話,就很難了。


終於輪到自己上場了,老實說,我曾經學過一陣子陶藝課,雖然學習時間不長再加上已經四年沒碰了,但是那種手感還是有點熟悉的。

我在拉胚時,老師一直在後面說我〝很正〞,哈哈!是說我拉的胚很正啦!!結果最後我拉出了一個很正的〝以前年代那種古老豬油缸〞,有點年紀的人應該都會知道我所說的是什麼(呵呵!)老師說拿來吃泡麵也很好用喔!(我想加上湯應該會太重,端的手會很酸,吃泡麵不用這麼辛苦吧!)


第三天的下午沒有安排課程,讓我們自由運用,將這兩天半未完成的作品全部完成。我花了一些時間將彩繪作品完成之後,就把時間全部用在完成第一天的土條成型作品了。因為這個作品比較大,所以真的花了很多時間、也用了很多的陶土。本來作品還是寬口時,我覺得像是一個華麗的蹲式馬桶,沒想到拉高縮小開口之後,還真的越來越像一隻鞋子。如果還有時間的話,我希望能把開口處再加高些的,可惜時間真的不夠了,最後成品就是圖片裡這樣。

依據上回研習的經驗,大家完成的作品是一批一批一起上釉的,而釉色也都不太討喜。無法自由選擇自己作品的釉色,是我覺得遺憾的地方,現在只能等拿到作品時,才會知道最後的成品是怎樣了,希望是能讓我喜歡的顏色啊!!

複習一下:玩陶趣(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sapplegreen 的頭像
    msapplegreen

    蘋果綠‧愛生活

    msappl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