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星期六的天氣真的是非常晴朗,一掃過去幾天的寒冷與陰霾。
在這樣的好天氣裡,快樂出遊是件再適合也不過的事了!

早上吃過早餐之後,11點我們才從家裡出發。
因為今天只是想悠閒的晃晃,所以我們選擇走濱海公路北上。

車過林口到了八里,往右邊的山坡看去,
就在林口台地的邊邊,
可以發現一根大煙囪以及造型特別的超大玻璃屋,
矗立在看來荒涼的半山腰上。
這座特別的建築物是八里垃圾焚化場,
而這焚化場的來頭可不小喔!
它可是巴黎羅浮宮中庭玻璃金字塔設計者貝聿銘先生所設計的,
另外在新竹濱海的路上也有一座它的兄弟。
這兩座建物顛覆了垃圾和美麗之間的對比,
以玻璃和鋁帷幕構成的外牆,
有著貝聿銘所設計的巴黎羅浮宮金字塔的影子,
並且讓垃圾焚化廠變身為漂亮又有品味的公共藝術品。
而且還可以上網申請參觀喔!
想要更認識它可以看看八里垃圾焚化場網站
 

繼續往北走,我們到了十三行博物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些像巨大手榴彈的建物,
這是號稱全亞洲最大的八里污水處理廠。
它的誕生曾引起台灣史上第一次文化保存與工程建設之間的衝突,
它的存在醒目卻有礙觀瞻,並且把十三行遺址重重的壓在底下。
現今水泥灰色的巨大蛋形彩繪上了十三行遺跡出土的人面陶罐像,
似乎像是想拉近與十三行的距離。
但十三行的秘密終究被掩蓋在其巨大的身軀下,
留下來的只是當時搶救的一小部分成果而已。
 

十三行博物館位在一直被邊緣化的八里地區,
所有的垃圾場、墳墓、污水處理廠、油槽等等都集中在此。
因此建築師透過種種設計意念,表達古文明受到漠視的無奈感。
甚至將建築物設計為低於地平面,並築起水泥高牆好擋去週邊令人心痛的景觀。
因著它獨特的建築與設計中所蘊含的種種意念,讓博物館建物陸續獲得多項建築大獎。

 
博物館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圖左上: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

圖左下:
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

圖右上:
十三行出土之人面陶罐上的人面像,現在成為十三行博物館對外的標誌。

圖右下:
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塔內動線的安排,引導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轉換中,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

(以上資料來源:十三行博物館



我最喜歡的鯨背沙丘。
第一次看見這個建築,是在電視上的金車廣告,
第一眼就被它獨特的曲線所吸引了。

沿著層層的階梯往上爬,發現上方已經多了一家可愛的小店。
讓人可以在海風的吹拂下享受一杯香濃的咖啡,
更可以站在鯨背沙丘上展望整個八里的海岸風光。

從海的那一邊往回看鯨背沙丘,你會很驚訝的發現,
原來博物館本身是一艘大船。八角斜塔是船上的大煙囪,
而鯨背沙丘上賞海景的遊客,就變成成在甲板上觀海的人了。
很有巧思的設計吧!
(上圖下方之船形鯨背沙丘圖片翻拍自十三行博物館之解說立牌)



圖上左:晴朗的天空與指示標誌。
圖上右:有著大草皮的陽光廣場。
圖下:台北港內16座飛躍海豚儲油槽,是台塑公司配合十三行博物館,為了提供鯨背沙丘上遊客視覺的美感,特別耗資千萬元美化而成的。



圖左:十三行博物館神秘的出口。
圖右:直指觀音山上大坌坑遺址的兩道高牆。


在十三行園區裡隨處可見造型可愛的石椅子,提供遊客小憩;另外不經意的也能發現跟地緣有關的雕塑小物就在你的身邊、腳下,處處可見十三行博物館的巧思及用心。想體驗一下史前文化的風采或來一趟豐富有趣的建築之旅嗎?有空時不妨到十三行走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appl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